借助政策 发挥才智 实现真脱贫
——新市镇新集村四组张爱伍脱贫事迹
我叫张爱伍,1968男出生,家住新市镇新集村四组,普通劳动力。我爱人黄桂梅,1973男9月出生,弱劳动力。家庭人口5人,大女儿张雪毅现就读于枣阳市白水高中二年级,二女儿张福荣现就读于新市镇火青中学九年级,小儿子张青松现就读于前湾完全小学六年级。
我爱人黄桂梅2012年冬开始患病,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后被确诊为严重精神分裂症,需要常年吃药。发病时或外出失踪或乱打乱骂,曾两次报警110,警察出警我家。她这种病留下的后遗症是毁烧物品、锁门藏物、打骂人熬夜……。我既要干活养家糊口又要照顾她,还有三个小孩上学,就在2014年家庭人均收入2800多元,入不敷出,小孩上不起学,妻子看不起病,房子裂缝漏雨,生活十分困难!就在我走投无路时,国家的扶贫政策救了我全家。2015年1月在村委会干部的宣传和帮助下,我向村委会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经村委会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入户走访和调查、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扶贫专班核评等程序,我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杨启涛同志到我家了解情况,帮我规划脱贫项目,制定脱贫计划,并帮助我逐步实施脱贫计划。2015年3月,村支部书记张承权同志借给了我现金10000元,我又向亲戚借了10000元现金,购买了1头母牛和4头肉猪进行养殖。同月又租了5亩耕地用于发展优质桃树,到年底,母牛已生了一头小牛,出售4头肉猪收入5200多元,本年度我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800多元,比上年人均增了1000多元。
家庭收入有了好转,我脱贫的信心更足了。2016年2月我又买了2头小猪喂养。4月,村支部书记张承权同志又给我介绍到家门口的砖厂务临工,这样我照顾家庭、发展养殖业和务工增收均不误。10月份我享受了扶贫危改政策,对我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同月母牛又生了1头小母牛,真是喜事连连!
这两年依靠扶贫政策,通过各级的帮扶和我自身的努力,2016年底我出售牛一头收入14100元,出售肉猪2头收入2800元,务临工收入10000元,享受教育扶贫补助资金3500元,家庭其他经营性收入5000多元,全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0元,并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我于2016年12月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经评估验收我家已达到脱贫标准,我光荣脱贫了!
2017年我又利用扶贫政策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家庭小型养殖业,又新发展牛6头,共养8头,新发展猪2头。同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90元。
从2016年至2018年,我家共享受教育扶贫补助资金21000元,享受扶贫产业奖补10350元,享受扶贫产业分3750元。
脱贫不忘扶贫人!我要感谢各级领导、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更要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党的扶贫政策不仅扶贫了我的贫更扶了我的志!党的扶贫政策虽然是强劲东风,是脱贫后盾!但我们必须借助这大好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发扬脚踏实地吃困耐劳的精神,才能实现永久性的真脱贫!目前我正努力钻研果树和养殖技术,想探索出一种高效优质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农业秸秆来养殖,牲畜粪便再还田的有机循环的种养殖模式。扶贫是扶“志”和“智”,不是扶“懒”;脱贫是干出来的是闯出来的,不是“靠”来的,更不是“等”来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扶贫政策的同时,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但自己尽快脱贫,也要带动周边贫困户早日脱贫。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大好政策!
现在,我要自豪的喊——我脱贫我光荣!
(来源:市扶贫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