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稳步推进优质桃产业链开发创新

枣阳是“中国桃之乡”。2017年,我市被列为全国优质桃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县。近年来,我市在桃产业发展上改变以往重“种”不重“销”的方式,补齐销售、加工短板,构建产供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打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了供给质量,鼓起了果农腰包。2019年,桃产业链实现产值30多亿元,较上年增收9亿元,桃农亩平收入较上年增加3000元以上。

出台产业提升规划。为实现品质品牌同步提升,我市印发了《桃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分阶段明确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主体培育等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市政府对获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8个“三品一标”桃产品兑现了农产品品牌奖励资金20万元,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打出品牌。7月,本地选送的“中蟠11号”一举崭获全国桃产业绿色技术交流现场会优质桃评比大赛金奖。同时,市政府还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汇报,寻求桃产业发展政策和项目支撑。

签订产业振兴合作协议。我市引进杭州阿里巴巴集团,双方签订了《农业大脑产业振兴合作协议》,计划建设桃产业大数据中心、桃ET农场示范基地,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营销能力。目前,投资209万元的大数据中心已建成,年可采集1.6万户果农、28万亩桃树种植基地的品种、上市周期等动态信息,发挥了大数据功能,加强市场分析、监测预警。我市还将投入900万元,建设占地1100亩的智慧农场,配备智能硬件设施,以期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

拓宽营销网络。桃子种出来,怎么销?我市顺应消费需求变化,主动作为,发挥好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现代营销主体的作用,打特色品牌、畅通市场渠道,让产品优质优价。6月中旬,我市携手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聚划算,举办了“天猫生鲜枣阳皇桃正宗原产地发布会”,推出湖北新农地标品牌——“枣阳皇桃”,扩大社会影响力。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拼多多等知名公司旗下的10多个销售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5亿多元,仅桃子就售出1600万斤(销量比往年翻一番),销售额突破1.5亿元。枣阳市京世程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通过对数据信息的云计算,主动对接淘宝、天猫、盒马、聚划算等销售平台,网上销售红桃、白桃和黄桃1200吨,特别是在黄桃销售上,6月24—26日在淘宝平台三天共售卖480吨,实现销售收入190万元。每斤价格较上年提高0.8—1元,帮助果农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枣阳市邓棚水果种植合作社网络桃树种植基地2870亩,今年已线上线下销售桃子6000吨,其中线上销售比例约占10%,价格比线下销售高出15%以上。

发展产业深加工项目。今年,我市引进武汉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占地56亩的黄桃罐头加工厂,年可加工黄桃8000吨以上,除了促进农产品增值溢价,还可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我市与北京嘉博文公司接洽,商议桃子果酒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通讯员:杨金智 王勇 )


来源:枣阳政务网

编辑:张家辉

审核:韩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