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吴店镇是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光武中心”的发祥地,素有“古帝乡”之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吴店镇网格员首当其冲,迅速投入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放弃假日,不分昼夜,走村入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来回摸排,用脚底板织就了一张群防群治的“防护网”。
贴心的“服务员”——周忠山
周忠山既是吴店镇凉水村的网格员,又是村委会的成员。因疫情防控,所有村路口均被封,导致村民无法外出,很多村民都反映急需生活用品。为了保障村民们的基本生活,周忠山主动当起了“快递小哥”,出村为村民购买,并配送到需要的家家户户。
在疫情严重侵略的情况下,他把疫情的防控、村民的稳定、村民的请求放在首位。他说:“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必将竭尽全力;只有老百姓安稳了,我们党员干部才能安稳,社会才会安稳。”除此之外,周忠山每天自己开车带着小喇叭在全村宣传防控措施,将声音传遍村里的每个角落。同时他还主动为抗击疫情捐款。村委会每天安排有固定人员站岗,他却心系着各个关口,每天都到执勤点去慰问。
操心的“战斗员”——杨远兵
杨远兵是吴店镇徐楼村的网格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在各项安排部署指令发出后,他主动向村支部提出值班、消毒、排查体温等工作。从除夕之日起,他开始逐户发放防控疫情告知书,逐条解读重要内容;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勤洗手、勤消毒、不走亲访友、不串门、非必要不外出等防护措施,并告知外地返乡人员主动居家隔离。他牵挂着返枣人员是否有发烧、咳嗽等症状,顾不上家人团圆连夜奔走在村民家中,逐户询问登记他们的身体状况,逐户询问登记返乡人员的身体状况。其中,村一组有51户200多人,摸查了25个从外地返乡人员,9名是从武汉返回,尤其是针对武汉返乡发烧跟咳嗽的人员,有发烧等情况,立即向村支部报告。在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每天和同事一起在路口值守,对进出的村民进行劝返及对来往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同时向村委会提出对路口进行交通限制等建议。面对高强度的值守工作,他总是一句话:“身为网格员、党员我要始终冲在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老百姓筑牢这张‘安全网’!”
细心的“排查员”——李奎林
李奎林是吴店镇喻家嘴的网格员,兼任村民兵连长,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开车到村里宣传最新防控政策和要求,通过横幅、宣传单、小喇叭和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科普防疫知识,坚持把《致村民的一封信》发放到每位村民手中,以提高村民对疫情的认识,增强村民抗疫的信心。
刚开始的摸排工作困难重重,村民中存在瞒报、谎报情况。李奎林就为他们耐心地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及防控的必要性,竭尽全力地免除武汉返乡人员的后顾之忧。李奎林的辛苦付出逐渐得到理解,村民们开始慢慢配合起来。有位村民的亲戚在武汉务工,她主动打电话给李奎林说明自家情况,并主动隔离自己。她说:“看着你每天早一趟,晚一趟的在村里登记,太辛苦了,我们主动配合,早晚自己量体温,坚决隔离14天,不出门。”听到这些话,李奎林非常感动。但是他丝毫没有松懈,依旧是每天早晚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温度监测,做好登记工作。村民都说:“李奎林搞事太过细了,有你这样的干部在,我们放心!”
喻家嘴村村庄较分散,每当忙完宣传、登记工作后,李奎林已经疲惫不堪。没有时间回家吃饭就在村办公室吃泡面,同时又对村里贫困户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家中是否缺少生活用品等情况。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李奎林同志已经瘦了一大圈,眼圈发黑,问他现在最想干嘛的时候,他腼腆的笑笑说:“希望疫情警报早日解除,我要在家好好睡一天的觉!”对于民政部门提倡的捐款工作,李奎林捐款1000元,为家乡的防疫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源:云上襄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