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剪纸传承人王申华创作的剪纸作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枣阳文旅工作者的心!面对这场巨大的考验,全市文旅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守土有责,履职尽责,迅速行动起来,用文化的力量抗击疫情。
市文化和旅游局王海滨创作的抗疫歌曲《非常战斗 可敬人群》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大家将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创作出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海滨创作了抗疫歌曲《非常战斗 可敬人群》、《春天的使命》;文化馆李红平创作了抗疫诗歌《最美的逆行天使》、《我愿做你的一盏灯》;文艺创作室黄攀创作了小品《窗里窗外》、《静待花开》,情景剧《风景》,快板《战大疫》等文艺作品,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加油,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既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心声,又坚定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枣阳剪纸传承人蔡世吉创作的剪纸作品
双钩书法传承人苏红兵书写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字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文化馆组织全市非遗传承人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枣阳剪纸》《双钩书法》代表性传承人蔡世吉、王申华、苏宏斌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作了一批以“战疫”为主题的剪纸、书法作品,给逆行而上、不惧艰险的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点赞、加油。《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大友为支持抗疫,以远低于成本价向武汉市各方仓医院供应1000套枣阳粗布床上用品;此外,他还在湖北医院物质捐赠申领群里担任志愿者,给枣阳妇幼保健院、枣阳中医院、襄阳一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中南医院等十几家医院牵线搭桥及时捐赠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中医针灸推拿》非遗传承人张永龙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他每天坚守卡点,早上七点半前准时赶到王城值守,晚上八点半后再赶回枣阳市区,中午饭就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或者一桶泡面。30多天来,他从不提任何要求、也不要一分钱报酬。我市非遗传承人积极响应号召,真正体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心心相印心连心”的人间大爱。
市图书馆利用“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和移动图书馆等网络方式向广大读者免费推送各类学习资源,让广大市民享受“宅”读新体验。平台免费提供了电子书、有声书、视频、期刊、图片、疫情防控知识等各类型数字资源3000余种,存储总量约10TB,而且资源内容和数据持续更新。目前,全市注册登陆读者用户6000多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文化和旅游局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一方面做好全市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的关闭巡查和卫生消毒工作;另一方面对全系统所有的办公区、家属区做好严防严控、上门登记、测量体温、卫生消毒等工作;同时,为解决防控家属区职工的生活所需,在每个家属院安排专人采购生活物资,并安排党员对困难群体和老年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另外,严格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全体党员下沉到所属社区报到,为疫情防控作贡献,同心协力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来源:枣阳政务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