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后,在市残联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通过电视、杂志、报纸、新媒体等渠道收看收听两会,关注两会内容,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对2020年“两会”展开热议。
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奋强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残联改革的关键之年,由于年初的疫情,这一年也是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年。在这个特殊时期召开两会,表明了党和国家提振经济社会发展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希望和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围绕‘六稳’和‘六保’工作,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了打赢疫情防控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疫情期间,对重度残疾人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救助,展现出国家情系民生,关心百姓,关爱残疾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凝聚力量,砥砺奋进,把党和政府的惠残助残政策宣传好、推广好、落实好,奏响残疾人脱贫战役胜利的凯歌。”
残联办公室主任施晓麟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直观地展现了中国2019年以来在经济社会民生、外交、政治、抗疫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且指明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其中两次提到残疾人,一是‘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二是‘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这都体现出国家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做帮助他们的‘贴心人’、引导他们的‘引路人’、支持他们的‘娘家人’,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残联干部、就业所负责人李毛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帮扶残疾人就业,全国人大代表余雪琴也提出‘通过购买服务促进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的建议,说明了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关心。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困难群体,就业是他们最大的保障,能实现他们的劳动权益和自身价值,让他们摆脱贫困,融入社会,分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市残联每年都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牛羊养殖、果蔬种植、盲人按摩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鼓励他们乐观自信、自立自强。今年疫情后及时开办三期培训班,共培训236人,为残疾人脱贫致富提供助力。”
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金点子”一定能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未来,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团结奋斗共同实现“中国梦”。
(来源:市残联 檀志忠 田钰仪 责任编辑:张家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