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退役军人】杜兵:坚守初心不改,抗疫战场冲在前

杜兵,2000年12月入伍,2017年4月转业,2018年1月被安排到市商务局工作。16年军旅生涯中,先后10次获优秀士兵并嘉奖,12次被评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训练标兵、装备管理之星和装备管理先进个人,2010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15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火场逆行见胆色

2016年10月2日,杜兵应邀到枣阳市平林镇参加一名战友的婚礼,驾车返回的路途中突然发现平林镇中湾村不远处的山上冒着浓烟,他立马意识到是发生了山火。他当即下车观察,发现火势正向周边的村落蔓延,在离山火不到一千米的地方还有变压器。杜兵当机立断,急忙跑进村里寻求支援,然而村里几乎全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无法组织扑救。情急之下,杜兵一边交代村民迅速报警,一边脱掉了自己的衣服,用水浸透后又披上,从老乡家里抄起两把铁锹和一把镰刀便跑向了火场,根据部队所学的“围填式”灭火知识,杜兵从靠近村落的地方用镰刀将草木砍掉制造防火“隔离带”,再用铁锹铲土将火点一一掩埋,一个多小时后救援人员赶到,杜兵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火情。扑火过程中,从老乡家里借来的镰刀和铁锹有所损坏,杜兵顾不上身上的疲惫,驾车到镇上买来新的农具送还给农户,切实用行动践行了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老乡们和救援人员询问杜兵身份、住址,希望送一些慰问金对他表示感谢,他却憨厚笑笑,默默离开......直到后来村里的一位大学生为这件事发表了《兵,就要这样当》的新浪微博慢慢地传播开来,大家才知道这名不顾安危,只身挺进火场的“小青年”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返回驻地不久,当地村民联名把感谢信和锦旗寄到杜兵所服役的部队,部队记者也多次采访,但杜兵都以“即将退伍,为老家人做了应该做的事”婉言谢绝,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到出海任务中......

抗疫保供显本色

“我是党员,当过16年兵,请领导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保证完成”,刚刚脱下军装不久的杜兵,却又这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居民必须生活物资供应的战场上向组织“请战”......转业到市商务局工作后,杜兵便告别了所有军营里的荣耀,安静地变成了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了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兵更是一直奋战在抗疫保供的第一线,没有过一天休假......大疫当前,他不仅严格落实“双报到”和商务局防控要求,按时到西园社区和四季鲜批发市场参与疫情防控和执勤值守,更是扛起了物资保障供应的重大责任......无论风霜雨雪、不惧疫情肆虐,每天深入督促联系的全多友超市、宏刚超市,督促落实通风消毒、社区配送、体温量测等各项防控保供措施;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共为近30家商场超市、电商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350余批次,开具保供企业工作人员出行证明1700余人次,协调农超对接、商超(电商)直采180余次;市区8家重点保供超市14个门店,米面、粮油、肉禽、蛋类、牛奶、食盐等10余个大类、20余种重点生活必需物资从未发生过断供。他的兢兢业业,让无数人看到了他“工装”背后的“军装”,更看到了一个他作为一名曾经“老兵”的本色......

袍泽情深献爱心

“辽宁对我有特殊的意义,辽宁援枣医疗队就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我只是想表达一些自己的心意罢了”。谈及为辽宁援枣医疗队捐赠物资的事,平日里并不善言表的杜兵却显得格外深情。在驻辽海军某部服役16年,杜兵早已把辽宁当作了第二个故乡,从怀揣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梦想的少年,到默默坚守尽职尽责的军人,这16年,是他最美好和值得回忆的时光。当得知辽宁医疗队受命援助枣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他便时刻关注着这些特殊的“战友”......

医护是抗疫的最前线,工作危险系数高、时间长、压力大,不少人防护服一穿上就是十几个小时,没时间脱下来,也舍不得脱下来,加上辽宁和枣阳的饮食习惯也有差别,细心的他决定为医疗队捐赠一批相对符合辽宁人饮食习惯的速食。他在同事的帮助下,联系了中百仓储和放牛小二电商平台两家保供企业,采购了7000多元的加热食品、酸辣粉、牛奶、蛋黄派和水果,亲自送到了辽宁援枣医疗队员的手中,表达了一位枣阳籍辽宁退伍老兵对辽宁医疗队的敬意和感谢。杜兵的感人事迹被“枣阳市融媒体中心”和“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继报道。

(来源: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