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故事,听着听着就哭了

10月16日—18日

央视《朗读者》开启“一平方米”慢直播

在这个1㎡的朗读亭

你能见到、听到

人间最浪漫而美丽的深情

奶奶读给老伴的一封信:

“不讲理的话,现在我对谁说?”

程俊玲奶奶的老伴是国安球迷在去年秋天过世球场,是她和老伴跨越半个多世纪婚姻开始的地方在朗读亭中,程俊玲奶奶

用颤抖的声音朗读了一封写给老伴的信“你我一起看了大半辈子的足球,我总想和你争个高下对错,

那些不讲理的话,现在我对谁说呢?”

走出朗读亭程俊玲奶奶不禁抹起了眼泪这篇情真意切的信

同样感动到了董卿

谈话快要结束时奶奶从手机里

翻出了老伴的照片那一刻,奶奶开心地笑了

天真地就像个孩子

“我想要的已经在

与天安门的合影中实现了”

1969年

13岁的金果临和19岁的金月苓

一同创作出家喻户晓的歌谣《我爱北京天安门》如今,走过半生的姐弟俩说起自己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前的记忆依然热血沸腾

△朗读者金月苓和弟弟金果临

过去很多年里

很少有人知道金果临姐弟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金果临并不介意他想要的早在他与天安门一起被框进相机里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

△金果临与天安门的合影

他说,这段心里话送给“老伙计”

王怀敬是北京门头沟一城村邮政所

唯一的投递员他坚守工作岗位27载累计骑行25万公里的山路而那辆单薄的自行车便是他最贴心的“老伙计”他想用苏童在《自行车之歌》里的文字把心里话说给“老伙计”听因为作者苏童说

“自行车,也是会说话的”

献礼母校70岁生日:

“感谢母校给我梦幻般的4年”

北京电影学院大四学生陈静

选择朗读黑泽明导演的自传——《蛤蟆的油》送给母校

10月17日这天,是她母校

北京电影学院70岁生日

她要感谢母校

给了自己梦幻般的四年

当陈静读到

“山顶的前面

就是极目千里的广阔天地

和一条笔直的大道”时

她说

“我要祝福她

要像自己

那些可敬的前辈们一样

在艺术极目千里的

广阔天地中一直向前”

在1㎡的面积里

能做些什么?

在《朗读者》“一平方米”朗读亭里

你可以分享故事、交换心声

你最想朗读给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