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王城在外能人返乡建新功

农村新报讯(记者黄艳平、通讯员李晓军、周军)崭新的柏油路,整齐的民居,设施齐全的活动广场,路边盛开美丽的格桑花……11月19日,记者来到枣阳市王城镇,被眼前的美景吸引。

镇党委书记余泽红说,这是该镇注重规划引领,各村围绕“一地一特、一村一品、一乡一韵”打造特色乡村的结果。特色背后,除了山水资源好,在外能人返乡助力功不可没。

王城镇位于随(州)枣(阳)边界,是农业乡镇,人们有外出务工创业的传统,仅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就达500余人。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和扶持办法,对返乡乡贤参与的项目优先倾斜,镇成立指挥部、设服务办公室,村成立服务专班,建立沟通联系、定期例会、督办通报机制,做好“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全镇有21名王城籍党员企业家回村担任“第一书记”,30名非党员能人返乡担任“名誉村主任”,领办创办的49家企业与各村开展村企共建、结对帮扶。

襄阳市绿映红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仁鸿,是金银村聘请的“第一书记”。履职后,廖仁鸿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2个集中安置点,安置25户散居村民;投资100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落成使用;200亩金银花已扎根村基地,原来“脏、乱、差”的金银村正变成“田园秀丽、家园清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像廖仁鸿一样,耿湾村“第一书记”、中山联腾科技公司董事长雷刚,回村建起千亩葛根基地;高庙村“名誉村主任”、武汉福新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田明萍,帮助该村建成千亩稻虾共作基地;松岗村“名誉村主任”、武汉枣阳商会会长、银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强阶投资5亿元,建成十里画廊、水墨佳园等30多个美丽乡村点……

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在外能人已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新修“富民路”50多公里,架起“连心桥”7座,栽下“经济林”300多亩,55个项目正在洽谈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有了这些返乡能人的加入,王城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农产品+餐饮”等模式,先后建成3万亩红黄桃、5000亩有机蔬菜、5000亩南瓜以及板栗、稻虾、艾叶、葛根、油茶等基地,已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