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成立文化遗产学院 厅校合作培养高质量文博人才

2021年1月9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与湖北大学共建的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揭牌成立。该学院的建立,将有益于培养适应湖北文物事业发展新形势的专业人才,助推湖北文博事业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现场

湖北地处华夏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灿烂的历史在荆楚大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丰厚文化遗产资源。石家河玉凤、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唐崖土司城址、明显陵、武当山古建筑群等陈列在荆楚大地上的遗产,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胡家草场汉简等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记录了荆楚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梳理与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应该看到,和我们文化遗产考古与保护的快速发展相比,现在我们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有很大差距。”

签字仪式现场

为了推动湖北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荆楚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在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立文化遗产学院,双方将整合资源,实现科研人员互聘、设施设备开放、业务资质共享,形成分工合作、联合攻关的优势科研与教育团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说:“培养有情怀、有特长、留得住的文博人才,建成集文博人才培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基础研究、项目技术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应用型的学科体系,为湖北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当天,江汉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一并揭牌成立。江汉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将建设文博专业,申报文博专硕和考古学硕士点、博士点,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科研项目、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则根据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说:“联手加大高层次文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湖北培养源源不断的文博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