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理财课”广告在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铺天盖地,常冠以“小白理财”“零基础也能学”等字样,夸大或虚假宣传、诱导贷款买课等行为频现,吸引不少人参与其中。记者调研发现,充满正能量的财商教育竟沦为不法机构的摇钱树。(见1月11日《中国证券报》)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财商教育机构和理财机构经常说的一句话。这话确有一定道理。要想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手有余钱的人都应该理理财。我国居民储蓄率长期居全球前列,也意味着我国理财市场潜力巨大。所以,财商教育成为近年来最火的行业之一。
网络直播兴起后,很多机构和个人利用直播讲授理财知识来赚钱。这里面,有的卖课赚钱,有的以培训为名推销理财产品,还有的以财商教育名义实施诈骗,比如有人“交了7999元课费,只上了一天课,微信群就被关了。”而消费者要么购买导师推荐的理财产品亏损被套,要么预交的课费被骗走,要么被诱导消费或者被诱导贷款等,成为受害者后,往往又面临退款难、维权难等问题。
这一方面缘于某些培训机构或导师心术不正,以“理财课”之名行推销、诈骗之实。比如,以理财成绩截图作为“诱饵”鼓吹无风险赚钱,这本身就违背了“投资有风险”这一事实;再如,以“贫富差距”诱导财富焦虑,以限时营销、饥饿营销制造热度等。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消费者缺乏基本理财常识,容易轻信虚假宣传。
遏制“理财课”变“诈骗课”,还须形成治理合力。比如,直播平台应对财商教育机构和导师的直播内容、资质审核等起到把关、监督作用。2016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具有认证、审核等义务,各个平台须依规履行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