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肾脏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成人患病率高达10.8%,但知晓率和治疗率却很低。40岁以上人群尤其需要警惕慢性肾脏病这个“沉默的杀手”。
高血压、糖尿病均可导致慢性肾脏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成人患病率已高达10.8%。住院患者中由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占比已高达48%,远高于肾小球肾炎占比,每年新发肾衰患者超过200万人。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异常、衰老等,均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会影响人体正常毒素的代谢,而且会影响废物的排出。”专家介绍,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对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仅10%,有30%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已经是慢性肾衰,10%会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
患上慢性肾脏病有六大信号
慢性肾脏病表现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专家指出,一旦出现以下六种症状要警惕早期肾脏病:第一种,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第二种,尿变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第三种,尿量过多或过少;第四种,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第五种,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第六种,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专家表示,发现肾脏病其实并不困难,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很容易发现肾脏问题。尿液异常是肾脏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尿液中发现蛋白和细胞增加就应该引起重视。
查出肾脏病切勿乱服药
查出肾脏病后,患者在认识上有两类误区:一类是对肾脏病防治不重视,抽烟、喝酒、熬夜,也不注意锻炼和控制体重。服药不遵医嘱,不积极治疗和肾脏病相关的疾病;另一类是过度关注,滥用药物,进行过度治疗。有些病人查出肾脏病后,就病急乱投医,找秘方、偏方,或是乱吃药引起肾损伤,发展为慢性肾衰。
养成好习惯,可防止病情进展
普通健康人群如何预防肾脏病呢?专家建议,在饮食上低盐、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避免酗酒;避免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感染、乱用药等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都要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等检查。(现代快报记者梅书华 通讯员崔玉艳)
(本文专家: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主任委员刘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