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阳市农技推广中心紧紧围绕“好吃、好看、好卖”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在“五化”上下功夫,全面推进襄阳市桃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种植土壤有机质化。普施重施农家肥,掀起施用农家肥的高潮。通过生草刈割、树盘覆盖、枝条粉碎还田等新措施提高有机质含量。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从目前的“农药化肥零增长”逐步提升到农药化肥减量12%以上。
二是果园设施水利化。积极引导果农完善老桃园的排灌设施,通过修渠引水、打井取水、筑堤蓄水等方式确保桃生产的灌溉水供给,提高桃园抗旱能力,改变“望天收”的状态。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埋设管道,发展滴灌措施,积极推广节水灌溉。
三是品种布局区域化。对土地条件差的山坡地、运输不便的偏远地、地势低洼的渍水地,按照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的原则退果还林还粮。通过调整,总面积逐步稳定在28万亩(当前为30.2万亩)。
四是果品采后商品化。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也是采收后再加工再增值的过程。在近九成熟时采收,过早采收没有桃味,采后进行预冷,再使用分级包装,泡沫盒分隔包装,对于进超市或是快递销售的进行精品包装。
五是果品销售品牌化。在认证“枣阳皇桃”地理性标志产品、建立“枣阳皇桃”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立足创立名牌意识,实施“四统一”标准化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品牌。管理流程上引入阿里智慧农场技术,使种植环节标准化、数字化,逐步建立鲜桃种植溯源体系。对不符合果品质量的坚决不能使用“枣阳皇桃”商标,宁缺毋滥,杜绝有偿使用,全面树立品牌质量意识。(张超 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