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变迁

首钢,这座名字中冠有“首都”的标志性企业,曾因奥运转身,带着炽热的高炉和奔流的铁水离开首都;又因奥运蜕变,老钢铁厂转型成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1949年初,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们自己修复机车,迎接“五一”,经过艰苦奋斗,于4月29日胜利完成任务。

1959年5月22日,三号高炉投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首钢工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首钢

1993年2期《人民画报》封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钢二号高炉。

停产的首钢总公司

眺望建设中的首钢京唐公司,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新的钢城正在崛起。 摄影 王京广

首钢京唐公司 摄影 杨国东

生产线上的首钢工人

三号高炉于2010年1月冶炼出最后一炉铁水后停止生产,是中国最长寿的高炉之一。如今湖对岸的三号高炉与热风炉成为首钢园区内游人拍照的热门背景。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西岸与永定河东岸之间,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场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首钢大桥横跨永定河,全长1.35公里,于2019年9月29日全面建成通车。长安街西延线继续向西延伸了6.5公里左右,使得长安街全长超过了50公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百里长街”。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