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省各地各校通过多种形式,探寻红色记忆,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在这其中,通过寻访老物件,聆听背后的红色革命故事,开展实境思政课教学,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
江苏南京:“红船微型博物馆”弘扬“红船精神”
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里有一座占地不到300平米的“红船微型博物馆”,是学校开展党史教育、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清明节前,记者走进“红船微型博物馆”,场馆中央,摆放着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制作的红船微模型,昭示着“红船精神”历久弥新;场馆的四周展柜里,陈列着各类老物件,有蓑衣、怀表,有煤油灯、步话机,有银圆、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
馆藏展品 渡江支前光荣证(复制品)
馆藏展品 各种旧版人民币及粮票、布票(部分为复制品)
馆藏展品 煤油灯、收音机等老物件
“当年红军长征穿的草鞋就是这个样子的,有没有同学想上来感受一下?”
“老师,这个鞋子好粗糙好扎手啊。”
在“红船微型博物馆”里,雷雪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实境思政课。拿着学校草编社团编织的一双旧式草鞋,借助馆藏展品和多媒体互动设备,雷雪给学生们讲述了红军长征路上一个又一个故事。
“相比于课堂上的板书教学,这里的实境思政课更加直观,在这里进行党史教育也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让孩子入脑、入心。”雷雪告诉记者。
“红船微型博物馆”墙壁上是一系列展板,按照“复兴之光”“生死存亡”“星星之火”“武装斗争”“遵义曙光”“同仇敌忾”“百万雄师”“当家作主”“振兴中华”的顺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追寻红色记忆,重温百年党史,讲述了“红船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学校副校长徐实说:“我们希望以这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觉得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江苏徐州:聆听岁月诉说 传承红色基因
3月29日,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在操场上举行了老物件展。
一张泛黄的粮票,一枚鼓舞军心的奖章,一台古老的相机,一台老旧的打字机……这些承载着记忆的“老物件”,折射出百年历史的巨大变迁。
在展示现场,四年级学生李知遥带来了两枚奖章。1951年李知遥的太爷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予他一枚纪念章。1955年,李知遥的太爷爷又被授予一枚解放奖章。
“在我心中,我的太爷爷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李知遥说,他的太爷爷在抗日战争中左腿被子弹打伤,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帮他取出了子弹,“太爷爷咬着牙硬是挺了过去。”
老物件展以红色元素为主线,展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生产用品,如粮票、“三转一响”、老式打字机等。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孩子们懂得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刘红艳说:“希望孩子们通过寻访老物件,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