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粗粮、弃肉喝汤、越瘦越好……专坑老年人的5大饮食误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只是老一辈口口相传的“健康经”,

还真有一些经不起推敲啊!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亿。老年人较普通人群有着不同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均会出现整体性的功能下降,同时伴发各种急慢性疾病、老年综合征。特别是营养不良,老年人已经成为高危人群。

老年人是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些慢性疾病往往与长期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乏对老年人如何进行合理膳食的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陈旧观念也禁锢着老年人的膳食选择。

久而久之,老年人群中就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膳食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营养摄入,最终将其引向营养不足甚至是营养不良。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解析一下老年人常见的膳食误区,告诉大家千万莫入坑。

误区1:千金难买老来瘦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中年“发福”,同时有了各种慢性病,因此大家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

误区2:告别肉类多吃素

由于传统习俗、陈旧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合并疾病的影响,不少老年人认为动物肉类、海鲜等是“发物”,会加重或诱发疾病。

误区3:担心血糖爱粗粮

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容易过度控制饮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类主食的摄入。有的老年人迷信粗粮对糖尿病的好处,长期坚持进食粗粮。

误区4:清单饮食控血脂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常常被嘱咐饮食要低盐低脂,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荤腥不吃,油盐不进。

误区5:营养都在汤里面

中国自古就有喝汤的文化,营养都在汤里面,是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喝完汤就把里面的肉、骨头、炖料等当作渣子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