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法院: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重要依据,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枣阳市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增开服务窗口,平均立案时间不到10分钟

优化服务解民忧

“叮咚叮咚……您有传票等文书代签收,请选择以下方式签收查阅……”

8月20日9时,远在十堰市的王律师收到来自枣阳法院“收转发e中心 ”系统发送的送达提示短信,在出差途中用手机便签收了一份诉讼文书。

“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审判上,还体现在司法服务过程中的温度。枣阳法院利用信息化技术送达,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王律师点赞道。

上图为湖北枣阳法院“收转发e中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送达难、执行难等司法问题,枣阳法院坚持做到不回避、敢揭短,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收转发e中心”高效运行,全力打造导诉、立案、送达、缴退费等司法服务“一网通办”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截至8月20日,今年登记立案6753件,当场立案率99%,平均立案时间不到10分钟。网上送达1468件,成功送达928件,均已签收。

“现在领款真方便,不用来回折腾跑,既省时间又省力省钱。”7月28日,枣阳市平林镇的吕某某等79户村民坐在家中收到100万元执行款后,打来电话对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执行款的到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临门一脚,枣阳法院通过建立“一案一账户”执行款专用账户,确保执行款快速发到申请执行人手中。今年来,该院共通过“一案一账户”执行专用账户为1575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款7700余万元,极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避免了疫情风险。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枣阳法院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尺,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邀请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3次,征求意见建议20多条,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出台便民利民措施16条。

断好官司暖民心

俗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枣阳法官对家务事也要管。面对一个个年老体弱却因种种原因来到法院的当事人,如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优雅地生活,是枣阳法院办案法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吴老太太与丈夫共生育了5个子女,现均结婚生子。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后一人在老家居住,现因年迈身体多病,需要人照顾。为赡养问题,子女相互推诿,这让老人的生活雪上加霜,更寒了心。为此,老人想到养老院生活。后向子女索要赡养费未果,万般无奈之下,老人将孩子们告上法院。

由于本案涉及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被告人数众多,在当地产生了不良影响。3月15日,承办法官张家政接手该案后,立即电话联系5个被告,并深入家中了解情况。

“赡养老人,是美德更是义务。”在巡回办案中,张家政法官针对矛盾点开展劝诫,希望被告放弃前嫌,放弃怨恨,在母亲有生之年,共同出钱出力,让老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

尽管张法官多次从法、理、情各方面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但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导致调解无法达成协议。为此,枣阳法院及时判决五子女每人每月支付吴老太太赡养费300元,直至其去世为止。

判决生效后,承办法官继续耐心做被告思想工作,细致地释法明理。在家务农和在外打工的子女先后电话联系张法官,表示服判,同意履行赡养义务。之后,张法官又积极联系村干部帮忙代收,将赡养费及时转交老人手中。

枣阳法院法官深入基层征求群众意见

据悉,为便利群众诉讼,枣阳法院进一步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机制,以“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方式实现对辖区内乡镇诉讼的全覆盖,今年共开展巡回审判20余次,实地勘验7次,处理各类案件300余件,调撤率保持在50%以上,促进了民事纠纷实质性化解。

护航企业保民生

在枣阳,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就业的“吸纳器”。企业的正常发展运行,关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关乎百姓的就业生活。

为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枣阳法院先后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意见》、《关于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操作细则》、《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原告李某与被告枣阳市某某棉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因被告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法院执行干警依法对棉业公司名下的4个账户进行了查封。棉业公司得知情况后,急忙赶至法院,说明情况。

枣阳法院执行干警深入企业调解合同纠纷案

经过实地调查,执行干警发现该公司的确仍在正常生产状态,且员工有一百多人。如果继续冻结账户,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于是,执行干警在依法对该企业的部分机械设备采取“活封”措施后,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法院遂后将该公司账户解封。

今年以来,枣阳法院先后组织法官走访企业30余家,召开座谈会4次,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巡诊等活动3次,帮助企业解决10余个法律疑难问题,并就如何更好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提出建议,为企业精准“把脉”。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就是法院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枣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 枣阳市人民法院院长杨明说。

来源:云上枣阳

记者:谢远道

通讯员: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