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地建筑:腾冲民居建筑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被誉为“极边第一城”,它是中原文明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凝成的一块琥珀。这里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建筑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腾冲的民居建筑处处体现着融会贯通的中国艺术,在这里,人工与自然、继承与改造、旧山水与新建筑完美融合。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沉淀着腾冲的原味,建筑与文化各得其所同时相互映衬。

村落布局

在腾冲,村落布局所体现的核心是一种有利于生活、生存、生命的观念,包括对环境的选择、利用和优化。

从历史情况看,村落布局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经选定的较大的地理空间中分化出被赋予了特定功能意义的较小空间的过程。

前一个空间是自然生态的空间,后一个空间是人工生态的空间,在对自然空间的选择和在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空间的前提下,建立起人工空间和自然空间和谐运行的机制。

发展历程

腾冲民居建筑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原始窝棚——木楞房(土基房)——“汉式”合院。腾冲和顺就是典型的“汉式”合院建筑,而腾冲滇滩、明光、清水、团田等地仍然存有木楞房(土基房)。现在腾冲的民居大多是简化版的“汉式”合院建筑。

文化的影响

据《元史·兵志》记载,元朝曾在腾冲“屯种养兵”,汉族军事移民大批迁入腾冲,带来先进的汉文化。

在这样的影响下,腾冲民居建筑逐渐向“汉式”合院建筑靠拢。应该说这个历史机遇带有某种偶然性,但是,在这个偶然性中,却又包含着必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来自中原的汉式建筑本身确实具有功能上和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广泛的适应性。

民居特色

腾冲民居建筑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文人的“气派”,把遮风避雨的地方安装上“儒雅”的文人梦,灰瓦、青砖、石墙以及雕刻精细的格子门窗给人一种平和、自然、舒适、含蓄的韵味。

从外观来看,腾冲“汉式”合院建筑较为朴实、素雅,在庭院内部,看不到俗世追求的“金碧辉煌”。

家堂独尊

在腾冲,家堂在民居空间中享有独尊地位。

腾冲人家的家堂设在正房的明间,体现以“中”为贵、以“上”为贵。施以华丽的被称为“天地笆”的装修构件,体现家堂的特殊地位。在家堂有空间上的禁忌,不允许人们在其上方活动,认为这是对祖宗的不恭,因此腾冲民居家堂贯穿两层。

民居建材

建材方面,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腾冲民居提供了主体木材,木制建筑对于处于地震带的腾冲也最为适合。地壳运动造就了腾冲丰富的火山石资源,在这里,火山石除了为民居建筑增加了厚实的外墙,也铺砌在乡村小巷,蜿蜒通往外面。

庭院风光

腾冲民居庭院大多种有花花草草,既是对中原汉式园林布局的传承,也是腾冲人对文人墨客的崇拜。以物明志是历代文人墨客的传统,寒梅傲雪、空谷幽兰、坚韧松柏……值得一说的是,腾冲民居庭院大多种有山茶,或许源于腾冲是云南山茶的故乡。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这是中国传统村落的环境空间特点。腾冲村落融于自然,与自然同呼吸,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模式。这种和谐铸造了民居村落的个性与灵魂,形成了腾冲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