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绿片苔。
绿片苔,隶属绿片苔科绿片苔属,常见于湿润岩壁或湿土和腐木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多地有分布。
一段腐木上,几朵绿片苔肆意生长,犹如绿油油的大白菜叶片,又好似盛开的绿牡丹。新鲜时,绿片苔呈规则圆形,为淡绿色至墨绿色,很像多肉植物,而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则呈现棕黑色至黑色。它为雌雄异株,精子器和颈卵器则分别生于不同性别的植株上。
我们所说的苔藓,实际上是苔类、藓类和角苔类植物的统称,今日主角绿片苔就是苔类植物。苔类植物的配子体一般可分为叶状体和茎叶体,显然绿片苔与大家熟悉的地钱都是叶状体苔类的典型代表。
目前我国已知绿片苔科植物有3属23种,其中绿片苔属有2种,就是大绿片苔与绿片苔。绿片苔与大绿片苔的主要区别为:一个边缘细胞为单层,另一个边缘细胞为单层的多裂。对于普通人或者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分类极不友好的类群,因为太难鉴定了,即便是对专业人士而言,这两个物种的界定也并非易事。
事实上,整个绿片苔科的分类都足以让学者们头疼。绿片苔科是简单叶状体苔类中最大的类群,目前全世界已知有400余种,由于形态变异大、分类特征较少、材料保存困难等原因,被认为是种间分类最困难的科之一。
而中国最早关于绿片苔科植物的记录可追溯到1894年,一位名叫斯蒂芬尼的外国学者对云南采集的苔藓标本进行了鉴定描述,并报道了中国该科的第一个特有种(Riccardia barbif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