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十大热词”新鲜出炉

玉兔落地枣阳生态环保创辉煌,金龙腾飞帝乡碧水蓝天呈祥瑞。

过去的一年,枣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成就,人民群众的蓝天碧水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回望过去的一年,枣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从全市生态环保工作中总结梳理出“十大热词”,再次回顾2023,开启2024全新篇章。

热词一:加快建设美丽枣阳

这一年,枣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枣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阳篇章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目标。在市委九届八次会议上,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以实心实干实效加快美丽枣阳建设,做强襄阳市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

热词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这一年,枣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4月,枣阳市被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正式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千古帝乡”焕发出全新绿色生态活力。全市累计创建12个省级生态镇、64个省级生态村,绿色生态是新时代枣阳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满目新绿成为枣阳最寻常的景致。

热词三: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

2023年9月,枣阳市迎来了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为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风险隐患,做好“未督先改”“边督边改”工作,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起底”“大清仓”集中攻坚整治行动。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交办我市信访件39件全部按时办结,15件已整改完成上报销号。

热词四:水洗的城镇

为了推进全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市大气办创造性提出了“水洗的城镇”大气环境深度治理方案,根据各道路和街区实际情况,增加洒水频次,做实做细抑尘保洁,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经过一年的工作推动,枣阳市大气污染治理再上新台阶,PM2.5浓度年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年均值为5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312天,继续保持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全省113个县市区中排第37名,全省23个一类县市区中综合指数位列第一名。

热词五:“一路两花”战略

为解决冬春季冬闲田禁烧管理难的问题,这一年,枣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路两花”战略的建议,即向省申请了300万亩油菜种植奖补资金,在枣南冬闲田种植油菜,在解决冬春季禁烧难的同时,桃花红,菜花黄,一路美景如画,增加了美丽乡村建设成色,也丰富了特色农业的生态底色。

热词六: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县市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枣阳市2022年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委、市政府表彰了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实现,确保了2023年枣阳市23个招商项目落实了污染排放等量替代优惠政策,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词七: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第九个百分百”

枣阳市大气办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在运用高科技雷达扫描中发现,主体完工的高层建筑周边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污染气团。带着这个问题,“刘国涛创新工作室”团队深入现场溯源,发现污染气团是高层建筑内扬尘随风道溢出造成的。为解决此问题,市大气办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八个百分百”的基础上提出“第九个百分百”,要求建筑工地在主体完工拆除防尘网之前,逐层冲洗打扫灰尘,全市大气精细化治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热词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这一年,枣阳市持续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拨付了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奖励资金50万元,18个共同缔造试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以奖代补”项目如期完成建设。2023年,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4.8%,农村环境整治40个村全部完成,已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国家、市、县监管清单5条全部完工。全市镇(办、区)集镇立面改造、道路改造和城区36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集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热词九:无废城市创建

这一年,枣阳市扎实配合襄阳市无废城市创建工作,以创建引领绿色发展,争先打造生态枣阳。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37个。投资2.66亿元建成5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6700万元建成日处理50吨餐厨废弃物、50吨市政污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年产生沼气近170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约1万吨。5月23日,枣阳市的先进经验在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上交流推广。

热词十: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

水环境治理一直是枣阳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痛点”“难点”,市民对此反映强烈。枣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投资10.7亿元以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为抓手,在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补水、景观绿化、配套市政道路建设上狠下功夫,2023年,项目正式竣工,枣阳市整个城区的防洪标准得到提高,护城河沿岸景观得到提升,河道周边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实现了植被的多样化和生态平衡,城区水系环境得到“整容式”的蜕变,为枣阳市宜居宜业宜游“中兴之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来源: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 刘国涛

编辑:张一豪

责编:伍生锋

审核:杨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