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减负”!枣阳七方法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

为推进移风易俗,防范和减少婚约彩礼问题引发矛盾纠纷,1月5日,枣阳市人民法院七方法庭以“法庭开放日”活动为契机,邀请该镇“两代表一委员”走进法庭献“金点子”,助推文明乡村建设。

上午9时,两代表一委员们准时来到法庭审判庭旁听了一起婚约彩礼纠纷案件的庭审。

庭审中,原告、被告双方在承办法官张家政主持下,依次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原告方在庭上陈述了筹集彩礼的不易,要求全额退还。被告方则认为此次婚姻已给女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且根据当地风俗彩礼不应退还。

承办法官在庭审调解中,向双方当事人及旁听群众阐述了高额彩礼的成因及对双方家庭的危害,着重阐明遏制高额彩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审理,由于双方意见不一,审判员宣布择期宣判。

庭审结束后,两代表一委员们在七方法庭负责人张家政的引导和解说下,参观了法庭诉讼服务区、诉前调解区、办公区和党建活动室、视频会议室。在了解法庭法官年结案达300多件后,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做出的努力,增进了对法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张家政法官向代表委员们传达了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举行的“推进移风易俗 治理高额彩礼”新闻发布会的精神,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围绕彩礼标准、彩礼治理,倾听两代表一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治理‘高价彩礼’问题,难以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两代表一委员们纷纷表示,彩礼纠纷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既牵涉法律问题,也牵涉习俗问题。最高法此次向高价彩礼亮剑,是件好事,值得点赞。建议村委会要按照村民意愿,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加快移风易俗。法庭要发挥前沿阵地作用,主动靠前服务,强化普法宣传。同时,联合人民调解员、村干部、“五老”乡贤妥善处理此类纠纷,让彩礼归于“礼”。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关乎社会稳定。下一步,七方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判后回访等方式,讲好“小案例大道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倡导文明新风,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

来源:市法院   梁军

编辑:张佳

责编:伍生锋

审核:杨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