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阳市立足新发展形势和“三新”企业的发展特点,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厚培“三新”红色动能,促进“三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常学常新凝聚“新活力”。对全市7家快递企业、2家外卖企业从业人数、党员情况进行摸排,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实现理论教育全覆盖。加强督学促学。每周发送学习提示以及相关学习内容,引导“三新”党组织高质量开展“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用好“学习强国”“汉江创客”等网络微课堂,累计推送有声书籍等链接12000余次。坚持理论宣讲。开展全市“三新”领域党课宣讲活动,同时组织15个工委委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40个“三新”党建联系点,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坚持灵活便学。结合“党建+”暖新驿站功能,专门设置理论学习区摆放书目,方便新就业群体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新思想。运用车间“微党课”、红色流动课堂等平台,推动理论学习进厂区、进车间、进工位。
一线锤炼激发“新动力”。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等系列活动,激发党员职工比学赶超的热情。树立示范标杆。通过注重分领域、分层次深入挖掘“三新”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提炼价值内涵,培育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带动提升“三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质量。聚焦典型引路。科学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三亮三奉献”“我为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引导“三新”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服务企业作贡献,切实把人员“拢”起来、身份“亮”起来、作用“现”出来。实现双向奔赴。持续推进红色车间、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逐步实现“一岗双职”。截至目前,园区内56%的企业党组织书记由中高级管理人员担任。
基层治理展现“新担当”。坚持“三新”组织不仅是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对象,也是参与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的理念,引导“三新”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社区治理。引导快递小哥、外卖员等主动向所在企业、商圈网点和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社情民意收集等社区治理工作。助力志愿服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为“三新”群体提供平台,引导“三新”党组织积极投身到道路桥梁、卫生设施、文化场所、就业帮扶、爱心捐赠等活动中来。助力乡村振兴。以“百企牵百村”活动为契机,全市20家企业与10万元以下的村结对共建,以产业帮扶为核心,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乡村多样多元价值,不断强化产销对接,夯实基础产业,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市委组织部 李晓熹
编辑:张佳
责编:伍生锋
审核:杨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