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我市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打好全年粮食生产“关键仗”

不负农时,不负春。眼下我市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进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在枣阳七方镇田野上,旋耕机马不停蹄,进行耕整作业。农户们赶早春,抢农时,新一轮的春耕播种已经拉开序幕。

农机助春耕。在七方镇的农田里,大型农机正在粉土平地,为春播做准备。

市瑞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吴进军:对土地第一步先实施进行土地平整,翻耕,马上下一步再平整,精细化整理后,我们育秧盘要开始在地面上铺设了。

市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高级农艺师  刘俊波:重点是旋地、整平、追肥、到四月份以后,要开展育秧,不然的话,时间来不及。

智慧农机,提高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让农户实现“种田一身轻”。

王城镇伍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 杜云涛:现在正在施工,就是堰塘跟渠道,因为老百姓急着用水,要插秧,现在渠道已经做了大概80%,大概4月底前,渠道能完工。

王城镇伍河村村民  宁汉维: 如果要是高标准农田实施后,我计划把我这些田地,全部要种上小麦,然后和水稻两季(轮作) 这样的话,估计一亩要增收1000多块钱。

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万亩,涉及全市6个镇(办、区)30个村,总投资2.04亿元,力争打造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市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  崔永:2024年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在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以上,逐步把我市的207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作为我省产粮主产区,目前我市各项春季田管工作依次推进,累计组织近600人次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开展各类形式的技术培训20场次。目前,已完成100万亩小麦、8万亩油菜沟厢清理,追施了20万亩小麦拔节肥、8万亩油菜薹肥,病虫防治面积达30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重波:依托82万亩小麦“一喷三防”示范,辐射带动全市147万亩小麦单产提升工作,结合5万亩油菜轮作项目,集成示范新技术新模式,压实年度油菜生产目标任务,抓好夏收小麦油菜的机收减损工作,提高粮食烘干能力,打牢夏粮夏油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