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镇:林长制“三部曲”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近年来,王城镇以林长制为抓手,在“林”上精准发力,在“长”上履职尽责,在“制”上探索创新,持续做实做好“森林城镇”后半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绿色发展之路。

逐绿而行,构建“全域管护”新格局。王城镇持续完善“乡镇+村+网格”三级林长体系,设立镇级林长34人、村级林长174人。充分发挥民间林长协同作用,动员红管家、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担任“志愿生态护林员”,及时发现、上报问题线索,形成了上下衔接、协同高效的制度体系。组建60余人的林木管护队伍和300余人的林木应急处置队伍,对林区实施常态化、立体式巡防巡查。定期开展森林资源管护、森林火灾扑救、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推动“林长制”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3684亩,完成生物防火隔离带项目99亩,处置疫木1313余株,对全镇所有古树名木进行巡查和登记。

扩绿提质,打造“绿美王城”新风尚。围绕“补短板、优结构”目标,科学制定“绿满王城”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村庄绿化提升活动,狠抓造林绿化、封山育林、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依托“三乡工程”,发出“植树造林,美我家乡”倡议书200余份,全镇近30位在外能人累计捐树20余万株。全镇绿化集镇主干道4条、建成30余个口袋公园、5处居民休闲游园、1个面积200余亩的森林公园、1个面积近30000平方米的生态文化广场,建成公共绿地176万平方米,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种植桂花、女贞、梨树、桃树、紫玉兰等植物8万余株,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乡村美景。

点绿成金,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坚持“护绿”与“用绿”并重,将“绿满王城”与美好环境、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生态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和民生优势。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古岭黄桃、端公板栗、油茶等农特品牌,发展15万亩优质粮油、3万亩果树种植、2.7万亩采摘茶园、1万亩稻虾共作、80万筒香菇种植、3000亩中药材种植等基地,古岭黄桃等产品4次荣登央视农业农村、央视新闻频道。同时,积极探索“林业+文旅”路径,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和特色文旅资源,围绕“灵秀王城·水墨资山”文旅品牌,整合“山林水”自然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已吸引6000余名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体验灵秀王城文化。

通讯员:张笑

编辑:喜荣

责编:杜军

审核: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