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七方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田设施,为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奠定基础。
3月12日,在七方镇杨庙村高标准农田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和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铺设灌溉管道、修建田间道路。
七方镇杨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兆平:我们村农田面积共有2700亩,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地我们村,共修建10公里渠道,对6座泵站进行提档升级,道路硬化6公里,堰塘清淤17口。
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环节。项目完工后不仅能精准控制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在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农作物受涝。
七方镇杨庙村村民 王国甫:(我)现年76岁,我种了一辈子田地,原来我们种田地非常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全部是机械化,这个项目在杨庙(村)落实以后,同志们都很高兴,多打粮食,多卖钱。
七方镇地处鄂北岗地,被称为“旱包子”上的“旱尖子”,过去缺水严重,种粮主要‘靠天收’。近年来,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将“靠天吃饭”的农田转变为“高产稳产”的沃土。
七方镇城乡建设办公室主任 高玉成:近两年,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投入2.1亿元,惠及26个行政村,7.2万亩农田,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全市农业产业兴旺,全面乡村振兴作出了七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