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V视 |刘升镇:中药材种植正当时 技术护航促发展

清明前后,正值春耕春种关键时期,刘升镇抢抓农时发展中药材种植,农技部门靠前指导,护航中药材产业发展。

4月1日,在刘升镇榆树村枣阳市枣宜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野菊花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移栽野菊花,一派繁忙景象。

枣阳市枣宜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郑道勇:现在正是野菊花移栽的最好时机,我们在枣阳这边种了900多亩的野菊花。作为现在(移栽)最佳时期,我们基本上每天上工人大概是100多人。

枣阳市枣宜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刘升镇榆树村发展野菊花种植,种植面积从2023年初的600多亩发展到现在近1200亩。其中,带动周边14户村民种植200多亩。

枣阳市枣宜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郑道勇:我们是通过三九公司给我们提供野菊花种子,自己育苗统一供苗。村民们自己种,大概是(每亩)4000元到4500元的产值。

中药材种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为确保种植质量,农技部门深入到一线,全程提供技术保障。

刘升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潘宇祥:按照种植的要求,每天我们都有专人在这给他技术指导,从整地、覆膜到栽培、浇水,全方位搞好技术服务。

近年来,刘升镇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同时,还推动土地流转,促进村民务工就业,增加收入。野菊花等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增效的“金钥匙”。

枣阳市枣宜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郑道勇:我们在高峰期用人都是140多人,基本上每年的工资付出都在45万到50万元之间。

刘升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潘宇祥:今年,我们刘升镇的野菊花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要增加到2000亩左右,丹参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亩,连翘又增加了500亩左右,包括桔梗还有益母草、西黄草。今年在我们刘升镇的种植总面积,所有的药材估计在25000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