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随阳管理区:科技赋能“菜园子”

智慧大棚加持,推动传统农业提“智”增效。近年来,随阳管理区对标蔬菜种植"寿光模式",大力发展智能化大棚,为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王湾社区蔬菜基地,50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新鲜的螺丝椒、西红柿、水果黄瓜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山东寿光蔬菜基地技术员 桑子永:挑选辣椒的时候,一看这个辣椒发亮发黑,就是成熟了。

与传统种植不同,通过智能化的加持,大棚内劳作的农民从种地看天变成种菜看屏。

随阳管理区王湾社区居民 甘正芝:全部都是电动的,一个人可以巡视好几个(大棚) ,像我的话,你看一个人,我包了一棚半,每天来采摘,加上土地流转,差不多一个月(收入)就是3000多(元)。

山东寿光蔬菜基地技术员 桑子永:智能化设备,这就是开风机,开风、关风,也可以定时。通过这个水肥一体机传送到滴灌带里面去,就相当均匀。只要你跟上管理,这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质量好了,以后产量就高了。

随阳管理区王湾社区党总支书记 周贤明:在我们大棚务工的村民有30多人,还带动了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正在打造2000平方米的玻璃阳光育苗房,主要用于无土栽培的蔬菜良种繁育,以及这个蔬菜检测中心、物联网中心。我们也希望培育更多的蔬菜良种,打响随阳蔬菜品牌。

品质优良,产出可控,带来的是效益倍增。眼下,随阳管理区的大棚蔬菜借助大型商超和京东、淘菜菜、盒马生鲜等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随阳管理区王湾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王宇:我们分拣中心选址在316国道旁,主要是考虑到交通物流非常方便。因为我们(毗邻)兴隆镇,是物流大镇,货车非常多,我们的蔬菜主要是运输到湖南、河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