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建强“三支队伍”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枣阳市始终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建强驻村干部队伍、村干部队伍和农村党员队伍“三支队伍”,不断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培优驻村干部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严把选派关口,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作为选派驻村干部的基本条件,严格按照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派812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驻村干部,确保驻村干部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严格落实“季度考核+年度考核”考评体系。各镇(街道、管理区)每季度组织辖区内驻村工作队召开1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强化培训提能,采取市级重点培训+乡镇全员轮训的方式,分层分类对全市派驻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培训41场次,培训3248人次。

建强村干部队伍,打造乡村振兴“领头雁”。聚焦后继有人这个根本目标,创新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示范培训班,采取“两周课堂教学+6周蹲点锻炼”的方式,进行沉浸式培训。组织3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省奉化产业乡村振兴学校观摩学习,开拓视野、革新观念,着力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头人”。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村“两委”干部全覆盖集中理论培训,建好“人才三库”,为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奠定坚实基础。用好“帝乡好支书”擂台赛、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选树成果,强化与市直相关部门联动,培养一批“拔尖型、引领型”明星村书记。

锻造农村党员队伍,激活乡村振兴“红细胞”。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发展党员,2024年新发展党员50%以上是农村党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统筹考虑各类党员实际,聚焦需求薄弱环节,依托市委党校、乡镇微党校分层分类做好无职党员培训工作,2024年,市镇两级共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2万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通讯员:化艳旭

编辑:喜荣

责编:杜军

审核: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