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子女资助养老保险后,每月能多领129元多养老金!”枣阳市北城街道南园社区陶女士近日查看到养老金测算结果时惊喜不已。作为全市首批通过“个人资助”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居民,陶女士自今年5月起每月可领取699.13元养老金。
这一变化源于枣阳市2024年11月开始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市城乡居民社保中心负责人介绍,枣阳市社保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创新推广“个人资助”缴费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相关规定,在保持正常缴费基础上,“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资助”。通过专门通道,按不超过本市当年最高缴费档次(9000元)标准进行补缴。这项惠民政策既传承了孝老敬亲传统美德,又通过“多缴多补、长缴多得”激励机制,有效提升参保群众养老待遇水平。截至4月中旬,全市今年已有268名子女通过“个人资助”渠道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合计资助金额239万元。
在社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演示了陶女士的养老待遇测算系统:正常缴费17年累计48100元,政府补贴1629元,子女资助补缴18000元,利息4430.07元,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达72159.07元。按现行计发标准,基础养老金161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19.13元(72159.07÷139)+缴费年限养老金19元,实际月待遇达699.13元。“这相当于把‘养儿防老’变成了‘参保防老’,既减轻子女负担,又保障父母生活质量。”陶女士的儿子在办理时感慨道。
据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春波透露,下一步将实施养老保障“倍增计划”,持续深化“社保服务进万家”专项行动,通过“四个一”工程筑牢民生保障网:组建“社保轻骑兵”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开发一套智能测算系统,帮助群众直观比对不同缴费方案;培育百名“养老规划师”,提供个性化参保建议;建立千个助老服务点,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提升至800元以上,个人资助缴费覆盖率比上年提升300%,助力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式发展。
通讯员:陶顺义 杨伟龙
编辑:喜荣
责编:杜军
审核: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