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工厂化集中水稻育秧助力夏播

谷雨节气过后,夏天越来越近,这个时期也是工厂化集中水稻育秧的最佳时期,为夏播生产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近日,王城镇周湾村水稻种植户王昌存在忙完灌水整地后,来到位于董楼村的枣阳市泽帮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育秧基地,查看自家委托育秧的秧苗长势情况。走进钢化大棚,看到秧盘里的秧苗长势喜人,王昌存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王城镇周湾村水稻种植户 王昌存:我今年种了三四百亩田,在这儿(合作社)(代)育了七八千盘秧。第一个(育秧)质量搞得好,再一个就是自己也省事。“五一”一过,三号四号就能来取秧回去(移)栽。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水稻要丰产,秧苗是关键。据枣阳市泽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伟介绍,合作社从2024年开始尝试工厂化集中育秧,建成了一条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两个钢化大棚和16个小棚,目前所育秧苗可供大田移栽1.2万亩。秧苗用户覆盖王城、兴隆、刘升、平林、吴店及随州的部分乡镇,有200多户。

在育秧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将加了水稻育秧壮秧剂和育秧基质混合均匀的土壤送到传送带上,由机器自动依次完成装盘、撒种、洒水、覆土等工序后,码放整齐,进行暗化催芽。在最佳时期,送入大棚进行秧盘管理。

枣阳市泽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伟:这两年我们实行工厂化育秧,平时加强秧苗的温、光、肥、水管理,使我们的秧苗齐整壮实,根系发达,便于后期机插秧。

枣阳是全省55个粮食主产县之一,水稻生产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粮食产量。今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在72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这几年,我市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既保证秧苗质量,又便于后期机械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预计2025年全市机械化插秧比例将提高到60%以上,其中,“早三茬”田块将在5月上旬移栽;麦茬田块将在芒种节气前后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