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霞姐面对直播镜头时手心冒汗、语无伦次;两个月后,她在直播间从容展示枣阳的农特产品。这场蜕变的背后,离不开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全力推动——他们用实实在在的技能扶持和手把手的培训指导,把普通农村妇女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顶梁柱”。
破茧成蝶:60天跟播实战炼出“霞姐模式”。从“不知道说什么”到“产品卖点张口就来”,产业园的孵化绝非纸上谈兵。直播团队为霞姐定制“三步走”计划:破冰阶段,通过“直播间跟播”消除镜头恐惧,用枣阳农特产的生产方式等生活场景打开表达欲;技能强化,资深主播手把手教读流量密码,从“黄金3秒开场”到“促单节奏设计”,每场直播后针对性优化;IP塑造,结合霞姐爽朗性格,打造“枣阳霞姐”人设,将枣阳农特产与“家乡烟火气”深度绑定。60天跟播、32场实战、近百次话术迭代……当霞姐在直播间熟练演示“枣阳特产”卖点时,评论区刷屏的“已下单”成为最动人的“结业证书”。
政府视角:一个人的蜕变与一域的战略。枣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将“霞姐模式”标准化:建立“1+N”导师制,1个头部主播带培10个乡村学员;打造“云上特产馆”,整合23个村农产品,通过主播矩阵实现“一村一品一主播”;构建数字供应链,联合邮政、圆通共建物流基地,让“直播间爆单”即刻转化为“田间地头发货”。
通讯员:陈丽
编辑:喜荣
责编:杜军
审核: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