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风吹麦浪穗飘香 遍地金黄收割忙

初夏时节,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作响,正式拉开了全市“三夏”生产的序幕。

5月19日,记者在七方镇刘寨村枣阳市瑞华合作社小麦试验示范基地看到,金色的麦浪一望无垠,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一排排麦穗被精准收割、脱粒,饱满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进运输车辆,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麦收景象。

枣阳市瑞华合作社负责人 吴进军:我这块试验地有100多亩,目前已经割了三分之一,每亩地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多斤,每亩地多收200元左右。

七方镇是我市小麦主产区,今年种植面积35万亩,当地推广“良种+良法”模式,选用抗病高产新品种,并实施统一病虫害防治,为小麦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方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 孟庆甫:我镇在刘寨村建立了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今年小麦产量较往年有所提升。

七方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还在夏收前组织开展机收减损主题宣传活动,并加强机收技术培训和作业规范指导,以提高农民和机手的减损意识和操作技能。

七方镇收割机机手 吴进辉:我们在收割小麦的时候,可以根据小麦的千粒重,来调节收割机的筛片,依次降低小麦的损耗,也就是说(每亩)增收30-50斤。

由于我市前期持续高温少雨,给小麦生长带来严峻挑战。七方镇周密部署,科学调度抗旱水源,组织全镇干部对沿线沟渠淤泥进行清理,协调灌区上下游农户用水矛盾,切实保障农田灌溉。

七方镇刘寨村村民 罗琛:今年虽然天气干旱,但得益于镇村两级及时放水,今年收成还不错。

当前,来自河南等地的百余台联合收割机持续在田间作业,日均收割面积超3600亩。全镇上下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